集市周报 Vol.05

这两周是游泳的两周!所以这次是一个记录锻炼和身体变化的报告!

25 年 3 月份,办了一张游泳健身十日体验卡

满打满算,游了七次,一次 40-60 分钟

前两次练习漂浮+站立+换气,然后随便练一下蛙泳动作。

第三次发现可以走水了。开始尝试在浅水区游

第四次,可以泳 25 米了,但是不敢停,因为不会踩水。

果然,不出意外的出意外了。

第4 还是 5 次在深水区泳镜进水,对于在水里睁不开眼的新手的来说,直接在水里停下来了,而此时还不会踩水。幸好水不是特别深,触底蹬一下,勉强摸到池边,扒拉着回浅水区了。自此就不敢去深水区了。

后面两次,感觉不到任何进步了,而且泳镜开始时不时进水,搞不懂为什么。只能在浅水区来回游动。

看视频在脑子里记得理论挺多,下了水感觉感受不到自己的肢体在哪里,也不知道如何改进。看别人在岸上拍的视频,发现确实动作非常拉跨。

但是十日卡到期了,就此告一段落。

25/6/18 再次入了半年卡。

当日,周二,请了半天年假(去年的年假,快到期了),前往健身房游泳。

去了之后发现忘记了周二泳池维护!! 第一天就出勤失败了☹️

次日开始至今,已经坚持两周。

目前 14 天,去了 11 天,一天是泳池维护,两天是周末回老家。

去健身房一般是空腹,喝点电解质水,别太渴就行。

先去游泳40-70 分钟。视情况而定,有时候腿疼,只能游 30 分钟

前七八次是不能泳完整的,要么到中间就停下掉头,不敢去深水区。要不到头就要停下来,泳镜进水也很致命...

就是不停的练习,感受身体怎么走水。再回想一下白天看的视频教学,实践一下。

最近的三四次已经可以完整游几个来回了,但是离一口气游 500 米、一千米还差得远。

不过也是好事,仅仅是游游停停,身体的消耗就足以稳定的让体重下降。随着技术和体能的提升,游一次消耗的会更多,不会出现瓶颈期。

游完再去撸铁。

只用固定器械,而且也练的比较随意。

一开始不会用,进去也比较尴尬!幸好健身房没啥人,第一次去先自己摸索几个器械,看看器械上的示意图,看看是练哪里的。

后面去就不咋尴尬了!去的时候玩着手机进去,就像经常来一样,把包随手一扔!😃

目前只练胸、肩、背这几块。腹部肥肉太多,感觉会很容易出汗,而且每个器械都要收紧腹部(应该也有用吧)。不练腿,因为我要留着蛙泳,蛙泳蹬腿蹬不对也容易大腿根疼,所以不适合再上强度了。

这一套下来,总共耗时 90 分钟左右。

这两周,体重少说掉了 5 斤

更明显的是体态的变化,肩膀打开了很多,之前有些肱骨前移,应该是长期敲代码导致的,背部肌肉激活后,感觉给拉回去了。

腹部底蕴深厚,暂时没感觉到有变化!

腿部也不是很明显。因为我属于哪里都有点肉,整体得有 30% 的体脂率,瘦也一起瘦,胖也一起胖,所以感觉上不明显。

再说精神头!

白天精力比较充沛,不会犯困了!运动应该有一定的作用!

还有个原因,以前晚上喜欢熬夜玩手机,高低得玩到 12 点,无法停止。但是现在要陪孩子睡觉,孩子他妈讲故事,孩子睡觉也很慢,大人不可能还在一边玩手机!有几次我都想着等他睡着再起来看一会小说,但是他实在睡得太慢,听故事听的我都困了,就睡着了...

早上八点起床,还是比较晚,因为我九点半到公司就可以。后续应该是调整到 7 点左右,早上再干点事做。

因为感觉锻炼节奏趋于稳定了,所以想买一个手表来记录一下数据。

首先非常确定不会买超过 1000 价位的表,以此为基础做了一点点功课。

价格很便宜,119 元

装电子的,续航两年

能看时间,计时全靠手动。

如果比较纯粹的运动者,感觉还挺合适。

价格也便宜,标准版 177 元,NFC版 220 元。

我在多个平台搜运动手表,或者游泳手表,推荐华为手环的是大多数。

都说记录的比较准确!和小米手环形成了强烈对比...

防水也够用

很心动这个来着,便宜,能用。

但是我又知道了佳明这个牌子...

价格1173 元(有国补),以往价格似乎能到 2400+ ,这价掉的真狠啊。

佳明的数据记录的多,运动种类多,续航也长

虽然在不同平台很多人表示游泳数据不准确,但是我还是挺心动。

因为我估计不会死磕一个运动项目,在体重降下去,体能上来之后,其他运动也都会去尝试。

而且普遍都说佳明比较专业,所以最后还是说服了自己。

不过最后也没买新的。闲鱼自己找了个 850 元的下手了

后续用起来也会写写体验如何。

最近的目标还挺明确的,就是锻炼。拉长战线,半年为期,扎扎实实的提升。

希望在儿子上学之前瘦下来!

然后和他一起去尝试、去玩各种好玩的运动 🛹 ⛸️ !